位於鵝鑾鼻公園入口處之保安宮,供奉福德正神為主神,遠廟迄今約有6~70年之歷史,唯福德正神之神像自湄州島恭請來臺已有140年之歷史,福德正神神威顯赫,逢假日遊客信眾眾多,因此平日香火鼎盛,為鵝鑾鼻附近居民之信仰中心,是臺灣本島最南端之土地公廟。
鵝鑾鼻燈塔是於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清廷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齊禮在瑯嶠(今恆春)勘查燈塔建地,於清光緒7年(西元1881年)動工,於清光緒9年(西元1883年)竣工。傳說當時與建鵝鑾鼻燈塔之工人從湄州島來原木雕神像,供奉於鵝鑾鼻珊瑚岩洞中,因風吹雨打信眾參拜不便,邱姓信徒將土地公神像臨時安置在鵝鑾鼻居民張進秀家裡,直到台灣光後信徒募款,即在現址興建廟宇,取名保安宮,供奉福德正神,當時未辦理登記,土地所有歸政府所有,至民國75年辦理寺廟登記。本廟歷經7屆管委會主任委員李南宏先生、江宗萬先生、吳清鳳先生、周志成先生、葉啟東先生等人率委員擴建。
多年來有廟無地,經由管委會副主任委員李梅菁向縣籍立委蘇震清先生陳情後,購回部分地,剩下部分得以向國有財產局承租,廟方為擴建廟宇,在民國101年設計文創品,並請蘇立委為廟代言。第七屆管委會主任委員葉啟東先生、副主委李梅菁、顧問陳也梗,透過恆春鎮長葉明順先生爭取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幫助,於民國99年11月25日內政部公告下式變更為廟地。
鎮殿福德正神
有關該宮之沿革資料記錄來源為維基百科鵝鑾鼻保安宮之文字記載
廟址:屏東縣恆春鎮鵝鑾里燈塔路171號
電話:08-8851409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