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彰化縣鹿港鎮南柯園地藏王廟,為國家三級古蹟,建廟迄今已有359年之歷史,是鹿港鎮之閤港廟(公廟),每月的初一、十五日,一般善男信女均會來參拜,是鹿港鎮民之信仰中心,每年的天公生(正月初九)拜玉皇大帝後,必會前來地藏王廟參拜,稱為有天有地,另在十殿閻君神像中之都市王背部取出清嘉慶7年(西元1802年)距今已有219年之春牛圖。
鹿港地藏王廟創建於清康熙二年(西元1662年),當時是為土葛小廟,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改建為磚廟,廟中主祀地藏王菩薩,配祀境主公,註生娘娘及十殿閻君。到清嘉慶20年(西元1815年)時利用重建天后宮餘資改建地藏王廟。農曆七月是閤港廟地藏王廟之重頭戲,帶領著全鎮的普渡祭典,蘭盆盛會必在地藏王廟舉行放庵儀式(地獄餓鬼出鬼門關)及放水燈儀式,現在配合政府政策改為7月13日放水燈,14日超渡法會,15日普渡,晚上再舉行收庵儀式,關鬼門關。
本廟於清光緒4年(西元1878年)重修,日據明治29年(西元1896年)在廟內設置國語傳習所,翌年遷至彰化孔子廟,民國49年重修神房正殿,民國60年再修兩廊,民國74年內政部編定為國家三級右蹟,民國88年5月動工修復,因包商發現諸多建構都有嚴重腐蝕情形,許多樑柱都已無法繼用,加上地方要求墊高地基等諸多情形及復工後未按傳統工法施工,致工程延宕至93年11月11日始竣工並於17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
廟前這棵大榕樹已經有260幾年的歷史,又稱羅漢松(倒插樹)
地藏王廟之虎門,一年之中只有中元普渡法會的7月13日至15日,廟方才會開啟虎邊大門,讓鬼魂放假離開宮廟,此時香會插在地上,俗稱「地香」
鎮殿地藏王菩薩
有關鹿港地藏王廟之歷史沿革資料來源為鹿港南柯園地藏菩薩-鹿港地藏王廟之地藏廟簡介及維基百科鹿港地藏王廟之文字記載
廟址:彰化縣鹿港鎮溪尾里力行街2號
電話:04-7774764 FAX:04-784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