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屏東市光華里,這個區域的發展與唐榮、唐傳父子之關係密不可分。最初因唐榮擔任糖廠包工,因而廣招勞工,唐榮又將他所購買的土地,興建簡單的工寮供勞工居住,這是光華里的肇始。
位於光華里之光華東隆宮,供奉溫府千歲及薛府千歲為主神,分靈於東港東隆宮溫府正修堂,創廟迄今己有77年之歷史,溫府千歲,薛府千歲神威顯赫,護國佑民,香火鼎盛,為光華里里民之信仰中心。
日據時代(約民國30年)一群旅居屏東之東港人林炳祥等人,有事情均會回東港溫府正修堂問事,當時廟方人員均白天出海捕漁,晚上回家再到廟服務,所以問事時間均在晚上,旅居在屏東的東港鄉親回東港不是騎腳踏車或是坐客運車,每次問事均到凌晨才結束,非常不便。當時溫府正修堂的一些耆老即建議是否請溫府千歲王令回屏東興基,林炳祥等人同意即請溫府千歲王令回屏東市番仔埔自宅,並由東隆宮溫府正修堂鑾生及年青一輩之許神至屏東協助訓乩駕鑾,當時均由溫府千歲降駕訓乩,至訓乩結束後於日據昭和18年(民國32年)在今屏東市番仔埔民宅設立北壇開始興基濟世,溫府千歲並指派薛府千歲為北壇之主神,繼續為民消災解厄。
後溫府千歲因較忙,即由薛府千歲坐鎮為信眾消災解厄,後馬府元帥亦參與濟世,神威顯赫,護國佑民,香火鼎盛。後因民宅狹小,逢年過節及神聖誕均無法容納眾多信眾,遂有建廟之議。至民國60年嗣由鑾生及地方善信大德籌備建廟工作,於民國60年12月1日在現址動工興建,並聘請大師陳秋山先生為廟彩繪及雕塑龍柱神像,動工興建以來承蒙各位善信大德踴躍捐助,使建廟得以在民國62年竣工落成,廟名為光華東隆宮,以溫府千歲為鎮殿主神。
龍虎壁堵及龍柱均泥塑為陳秋山大師的傑作
劍印童亦是泥塑也是陳秋山大師傑作
民國32年由東隆宮溫府正修堂分靈之溫府千歲王令
鎮殿溫府千歲
有關該宮之沿革記錄資料來源為該宮沿革碑之文字記載及耕犢牛車掛第五集-光華東隆宮影片內容敘述及東港文化工作者陳進成老師補充沿革資料,並感謝廟中師兄補充介紹沿革及指引拍攝神尊,感恩!
廟址:屏東縣屏東市光華里福光街62號
電話:08-752020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