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桃園市桃園區建國里之大樹林福德宮,供奉福德正神為主神,建廟迄今已有128年之歷史,為桃園區後火車站大樹林地區最早之土地公廟,並不是田頭田尾土地公,先民奉祀就是福德正神,福德正神之神靈顯赫,香火鼎盛,為桃鶯路與林森路一帶居民之信仰中心。
於清光緒18年(西元1892年),先民即在桃鶯路舊址(即現桃鶯路橋下,當時該地區遍種蘆筍,故又名蘆筍窟)奉祀福德正神,至日據大正4年(民國4年),由地方仕紳楊來喜先生、楊得先生、楊老才先生、邱阿讚先生、楊呆先生、楊溪圳先生、黃順賢先生發起建祠,並請當時有名之神像雕刻師「阿屘師」,恭塑福德正神金身,奉祀於祠中,後於民國50幾年,因桃鶯路橋及桃鶯路拓建,本祠勢須遷移,遂由楊添和先生、李克土先生主持重建,蒙地方信士共襄盛舉慷慨解囊,將廟西遷於鐵南側,建至現廟左方一棵油加利樹下。
因該處東門溪旁,且地勢較低窪,每遇雨則積水成災,且廟已建20幾年,而簷低堂窄,信徒祭拜不便。至民國73年間,東門溪已加蓋多時,且若將廟遷至現址,信徒祭拜出入較方便,即由秦林儉先生、邱家生先生、邱垂郡先生、簡天財先生等倡議重建新祠,陳新園先生捐獻土地,發動募捐,動工興建新祠,於民國75年秋竣工落成,舉行入廟安座慶典。
民國4年雕塑之鎮殿福德正神
有關該宮之沿革記載資料來源為該宮桃園大樹林福德宮遷建事略石碑之文字記載及楊茂松先生口逑,感恩!
廟址:桃園市桃園區建國里桃鶯路與林森路口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