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竹市東區東門街之東寧宮,供奉地藏王菩薩為主神,創建迄今已有198年之歷史,俗稱嶽帝廟、東嶽殿或地藏王廟、地藏庵,為新竹地區民眾之信仰中心,與新竹城隍廟齊名,該廟左邊大門平時均關閉,至農曆七月1日始開門,農曆8月1日關閉,故有新竹城隍廟開鬼門,東寧宮封鬼門,即都城隍放、地藏王收之傳說。東寧宮為新竹嶽帝行宮、新竹地藏庵及新竹五榖廟合併。
清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由守備洪志宏及標集資創建東嶽廟,奉祀東嶽大帝為主神,依古制,縣不得興建東嶽廟,因稱嶽帝行宮或青帝行宮。清道光8年(西元1828年)由淡水同知李慎彜倡建地藏庵,奉祀地藏王菩薩及十殿閻王,庵址在東門武營,日據時代之初被廢,改建為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武德殿),新竹五榖廟日據時代被廢,改建為新竹女子公學校。地藏庵及五榖廟廟被廢後,乃迎地藏王菩薩、十殿閻君及五榖先帝於東嶽廟奉祀,後因市區改正廟前廣場竟被佔用,改為專賣局員工宿舍。日據明治42年(西元1909年)當地仕紳鄭如蘭,周家修發起改建。
日據昭和12年(民國26年西元1937年)日本政府實皇民化運動,以整理寺廟為由被毀,築蓄水池及防空壕,東嶽大帝、地藏王菩薩神像移寄新竹法蓮寺,五榖先帝神像移寄南壇大眾廟。民國34年日本投降臺灣光復,僉議以本宮歷史悠久,應保持其古蹟,於民國39年11月組織籌建委員會,負責募款重建,於民國41年動工興建,於2年5個月後竣工,合祀延平郡王,並迎回藏王菩薩,東嶽大帝,五榖先帝及十殿閻君等諸神,並以臺灣的別名東寧為廟名,即東寧宮。本宮經多次整建為現廟貎。
此門平日均關閉,每年農曆7月1日開,8月1日關閉!
民國78年東寧宮管理委員會由主任委員莊燦耀先生率委員林鎰燦先生,曾文色先生,范金隆先生,陳賜川先生及信眾70餘人組成龐大進香團,前往安徽九華山地王菩薩道場香參拜,於甘露寺發現有300多年重约80公斤之地藏王菩薩神像,歷經波折及千辛萬苦,千里迢迢的恭請回臺供奉!
鎮殿地藏王菩薩
有關該宮之沿革記錄資料來源為維基百科新竹東寧宮及該宮印發之108年農民曆內東寧宮沿革之文字記載,並感謝廟中師兄指引攝神尊及補充介紹廟史,感恩!
廟址:新竹市東區東門街146號
電話:03-523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