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天后宮位於莆田市中心城區文獻路東段步行街繁華地段。 西距舊興化府衙,今荔城區人民政府治所,近百步之遙;南與文峰新殿相映生輝;北同大路古街巷接壤;東側徑往324國道,康莊坦夷,交通便捷,地理位置顯要,香火鼎盛,代代傳承,為歷史上朝廷認可的媽祖官祭宮廟。凡是前往湄洲祖廟瞻拜祭祀媽祖,或海內外媽祖回娘家,一定要先在文峰宮祭祀或駐駕,再從文峰宮起駕往湄洲島媽祖山湄洲祖廟,以示正式和隆重。
文峰天后宮前身白湖順濟廟(在今鎮海街道闊口居委會),古與湄洲媽祖祖廟、天津天后宮並稱為「南宋三大天妃宮」。順濟廟初建於南宋紹興25年(公元1159年),迄今已有859年之歷史,元至正14年(公元1354年),遷址城內善俗鋪原水陸院山門地,迄今已有664年。本宮因西對文峰嶺,故稱文峰宮,成為郡縣春秋致祭之所。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時任安察副使的陳應魁,對其重新修葺;清乾隆21年(公元1756年),興化府知府宮兆麟主持擴建主殿。
清嘉慶8年(公元1803年),興化府知府馬陛改北堂的「報功祠」為「三代祠」。清嘉慶23年(公元1818年),興化府協鎮徐慶超,與轄下宮兵捐俸,集資擴建「三代祠」,現存《文峰天后宮三代祠碑記》一通;公元1929年,莆田林姓族人春聲等呈請福建省民政廳上報時國民政府批准,改文峰天后宮為「林孝女祠」,對其加以保護。公元1936年,增建媽祖梳妝樓一座。公元1947年元宵之夜,文峰天后宮前街發生火災,延燒商店、民居百餘家,唯文峰天后宮及附屬建築完好無損,巍然屹立。 媽祖靈應,時人稱奇。
建國初期,原莆田縣人民政府把文峰天后宮列為重點保護的宗教活動場所。公元1953年以後,一度被挪為百貨商店。 八十年代末期,文峰天后宮逢春煥發,恢復重光。公元1993年6月,莆田市人民政府把三代祠和梳妝樓列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元2009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把其列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元2011年9月3日,農曆八月初六日吉旦,擴建之新殿落成,金碧輝煌,巍峨壯觀。公元2007年6月,被莆田市道教協會列為全市「規範管理示範點」。
梳妝樓南宋時期之軟身天上聖母,約有800年之歷史
三代祠之聖母(本照片引用文峰宮官網)
聖母於南宋紹興25年朝廷敕封為崇福夫人,紹興26年再封為靈惠夫人,紹興27年再敕封為靈惠昭應夫人,該神像為圓雕彩繪,高72厘米,身著霞帔鳳袍,腰繫玉帶,頭梳高髻,屬「夫人」服飾,;其臉形豐滿,額頭稍高,耳垂較長,衣紋線條簡潔,刀法洗練,工藝水準精湛。這尊年代久遠的媽祖像,在公元1155年至1183年之間雕成,已近863年,其歷史價值無疑是非常高的
聖父聖母
臨水夫人
鎮殿天上聖母
廟前新建之文峰宮
鎮殿天上聖母
有關該宮之沿革歷史資料記載來源為該宮莆田文峰天后宮官網文峰宮記之文字記載,感謝新建文峰宮之師兄於下班時間開啟廟門供拍攝,感恩!
廟址:福建省莆田市步行街文峰天后宮
電話:0549-229561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