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北市士林區之士林神農宮,原供奉福德正神為主神,後再供奉神農大帝為主神,建廟迄今已有309年之歷史,為士林地區最早之廟宇,與士林慈諴宮與芝山巖惠濟宮為士林地區三大古廟,為臺北市市古蹟。神農宮香火鼎盛,香客眾多。
清康熙48年(西元1709年)開拓先民在雞籠河與魔神仔會流處一帶建立福德祠(神農宮前身)供奉土地公,建立茅屋在附近居住,他們每天起來就到原林曠野去開墾土地,先把直徑幾尺的大樹幹,一根又一根的斧劈下來,再深挖到地裡去,把大樹根一個一個拔掉,如此才能使這荒野逐漸轉化為豐收的耕地,這地方就成為士林的發祥地,其地點就在現新光醫院附近一帶。土地公廟也就成為凝聚來此開墾漢人集結與信仰之處所。
清乾隆6年(西元1741年)基隆河河水氾濫該福德祠遭大水沖毀,民宅也倒塌,村民無居住之場所,如果在該處重建,因地勢低漥怕颱風來襲時年年淹水,大家覺得此處屎宜久劉,遂由地方人士推舉李應連、賴玉倉、曹朝昭、吳廷誥、黃必興、黃振文、張圖瑞、林禹言及郭光鎮等人首倡鳩資買地,於今之舊街一帶地方。這時鄉民推舉李應連、吳廷誥等為董事, 共募集了一千四百餘圓,於同年2月6日動工興建福德祠,同年10月27日竣工,改稱為芝蘭廟,供奉福德正神為主神,這是士林最早的廟宇,為「開庄土地神」。
清乾隆54年(西元1789)芝蘭廟之樑棟傾圮,當地之信女吳門李氏,有鑑於廟 貌殘破不雅,於是發心令其子吳勤,邀同該廟首事及庄民協議,於清乾隆57年(西元1792年)再行募資修建廟堂。嘉慶8年(西元1803年)淡水廳同知胡應魁因巡視地方到達此地,以為新廟過華麗且為翹羽厝,土地公只是一地方之守護神,不符合土地公之神格,不可單獨供奉地地公。清嘉慶17年(西元1812年),故由地方庄眾議定,因當地農民多,決定供奉能保護農民之神-神農大帝(即五穀先帝),於是從福建省漳州府分靈神農大帝,自此芝蘭廟改奉五穀先帝為主神,福德正神則退居副祀神,其廟名改為神農宮。
清道光28年(西元1848年),由首事何國安、賴 成長、曹元鑾、吳瓊瑤、吳成寧、陳文初、賴水塗等,募銀二百五十二圓重修廟宇。清光緒19年(西元1893年)再行修復,由董事潘成清、林有仁、賴兼才等募集四百四十餘圓,於是年十月動工,至翌年清光緒20年(西元1894年)三月十日竣工。因先前清咸豐9年(西元1859年)漳泉械鬥之後,推派潘永清為本宮及新街慈諴宮、芝山岩惠濟宮之共同管理人,成立「士林寺廟」的聯合管理組織。
神農宮自光緒20年起經過了30年的風霜,樑木腐朽,長年受風雨之侵害,在日據昭和2年(民國16年),與新街慈諴宮合組「慈諴、神農宮兩廟改築委員會」,辦公室地點設再當時的士林街役場,由街長潘光楷擔任委員長。於同年7月13日興工,8月19日神農宮舉行上樑儀式。日據昭和4年(民國18年)9月16日迎請神農大帝、福德正神聖像回宮安座,期間因兩廟修建工程經費有限,幾經波折至昭和12年(民國26年)才正式完工。
台灣光復之後,於民國55年修建一次,並增建戲台一座,民國58年增建三川殿(前殿)及鐘鼓樓,當時廟方聘請陳專友師傅進行交趾燒及屋頂剪黏之製作。民國63年因本宮部份財產遭士林寺廟管理委員會變賣,復因積欠稅款致現里辦公處土地及古屋被台北地方法院查封拍賣,情非得已脫離才士林寺廟管理委員會,獨立組織士林神農宮管理委員會,募款將該土地及古屋收回。民國66年整建。
民國69年增建牌樓,並慶祝建廟240週年紀念。民國75年由信徒大會通過成立財團法人。民國78年發現正殿主樑腐朽傾斜,危及殿宇之土角山牆,隨即召開董事會通過,將主殿改建為鋼筋水泥之二層樓建築,主神五榖先帝及配祀神張府天師、關聖帝君移駕二樓,一樓改為土地公殿。民國103年11月26日公告為台北市「市定古蹟」。
一樓鎮殿福德正神
二樓鎮殿神農大帝
有關該宮沿革記錄資料來源為該宮之士林最早的廟-神農宮及士林神農宮官網歷史沿革之文字記載
廟址:臺北市士林區前街74號
電話:02-283249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