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又名雲林禪寺,位於杭州西湖西北面,在飛來峰與北高峰之間靈隱山麓中,素有東南佛國之稱,創建迄今已有1692年之歷史,是杭州歷史悠久、景色宜人的遊覽勝地,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和中國十大古剎之一,亦是北宋高僧濟公的修行地,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及西元1983年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靈隱寺創建於東晉咸和元年(西元326年),距今已有1692年歷史。印度僧人慧理來到中國傳教,後因此處景色奇幽,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當地建立寺院,取名為「靈隱」。五代時吳越國王錢俶篤信佛教,對靈隱寺的建設倍加關心。當時靈隱寺達到了九樓、十八閣、七十七殿堂、僧眾三千的規模,成為江南地區的佛教名剎。著名僧侶永明延壽、大慧宗杲、佛海慧遠等人,都曾擔任此寺的住持。傳說中的濟顛和尚也在此寺出家。而淨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師亦曾擔任此寺的住持,開靈隱寺為淨土道場之風。南宋時期僧人普濟在靈隱寺編撰《五燈會元》,成為禪宗經典之一。
據說康熙在南巡時,到靈隱寺後山上登高攬勝,看到山下雲霧漠漠,寺院籠罩在雲霧和樹林中間,便題為「雲林禪寺」。但當地百姓並未接受這個名稱,仍然稱呼「靈隱寺」。此外有一個有趣的說法,是康熙酒後為靈隱寺題匾額,信筆提來,將靈字上部的雨字頭寫得過大,因為靈字筆畫過多,且紙面有限,因此康熙非常尷尬。在猶豫之中,身旁的寵臣便出主意改名為雲林禪寺,因為雲字的筆畫簡單。這便成了雲林禪寺的來歷。
靈隱寺自創建以來,歷經10餘次毀壞和重建。最近的兩次大規模整修是在西元1956年和西元1975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浙江大學的大學生們曾經極力保護寺院文物和建築免受群眾的破壞。周恩來總理曾派遣一連隊士兵堆壘包、架機關槍駐守,防範紅衛兵破壞,仍不免有部份寺內石雕遭紅衛兵翻牆入寺敲毀。
靈隱寺東經幢,建於北宋開寶二年(西元969年)距今已有1049年
手持金剛杵的韋陀菩薩佛像,是南宋時期的遺物,已有800多年歷史。
彌勒佛
四大天王
鎮殿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蓮花坐像,該像造於西元1956年,高達19.6米,連座高24.8米,用香樟木仿唐代佛像雕刻而成,佛像外敷金箔。當時經過周恩來總理的批示,動用了黃金六十多兩製成金箔。目前該佛像是中國國內最大的木雕佛像。
觀世音菩薩
觀音殿的大型彩塑群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周圍的彩塑中刻畫了150多位佛教和傳說人物,其中也包括托塔天王、韋陀菩薩、孫悟空、四大天王、濟公等造型。
鎮殿藥師琉璃光如來佛
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峨嵋山普賢菩薩
五臺山文殊菩薩
五百羅漢殿內四大名山道場
有關該寺之沿革記錄資料來源為維基百科-靈隱寺及該區靈隱景區簡介之文字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