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高雄市燕巢區角宿里之天后宮,以往稱「龍角寺」,供奉天上聖母為主神,俗稱「南路媽」,創廟年代不可考,約有350多年歷史,天上聖母神威顯赫,為燕巢地區居民之信仰中心。角宿,為明鄭時期「角宿營鎮」駐守之地,所以名為角宿,一直沿用至今。

角宿天后宮起祀年代,依廟方的說法,角宿庄在明鄭時期為鄭成功部隊的屯墾地區,故隨著本地的開墾,軍隊的進駐,相對的人口逐漸增加,而隨身攜帶的神明,香火,便成為祭祀的對象。所以角宿天后宮天上聖母,為當時屯墾軍隊所隨身攜帶而來,留於本地供民眾祭拜,所以角宿天后宮天上聖母起祀於明朝永曆21年(西元1667年)建草寮供奉。亦有學者林道衡先生的調查中記載,角宿天后宮原稱龍角寺,現改稱為天后宮,創建於清雍正4年(西元1726年),供奉天上聖母。

清乾隆38年(西元1773年)由貢生柯步生募建,由角宿庄附近13庄之庄民合力改建,廟名為龍角寺。歷經50年之歲月,廟貎已見毀壞,廟宇重新改建,至清道光2年(西元1822年)才改建完成。至日據昭和2年(民國16年),廟貎老舊,傾圯斑駁,於是眾信徒上呈聖母,稟請重建,遂於日據昭和2年(民國16年)動工興建,於日據昭和3年(民國17年)竣工落成。

至民國54年,宮構老舊,由黃淵深,吳天來、李清玉、黃萬生、林重陽、沈孟宗、莊天素及李來生諸人倡議重建,並蒙十方信眾踴躍捐輸,著手重建,歷經3年竣工。民國58年將原廟名龍角寺改為天后宮,並由媽祖指示,於民國67年開工增建後殿,奉祀觀音佛祖、關聖帝君等神明,於民國73年竣工為現廟貎,民國85年興建廟前牌樓。




































後殿鎮殿觀世音菩薩




鎮殿天上聖母








有關該宮之沿革紀錄資料來源參閱臺灣大百科全書角宿天后宮及引用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研究生林東賢先生碩士論文第42~52頁角宿天后宮之建立過程文字記載

廟址:高雄市燕巢區角宿里角宿路6-1

電話:07-6161614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寺廟巡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大的部落格 的頭像
    老大的部落格

    老大的部落格

    老大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