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花蓮市區的花蓮城隍廟,舊稱鄭聖祠,供奉護國城隍爺為主神,由基隆城隍廟分靈而來,創廟迄今已84年之歷史,為花蓮最古老之城隍廟,平日香火鼎盛,香客眾多,為花蓮市城隍爺之信仰中心。
於日據昭和7年(民國21年)地方仕紳蘇清秀發起募建,於日據昭和7年12月動工興建,至日據昭和9年(民國23年)1月竣工,奉祀護國城隍爺,廟名為城隍廟。至日據昭和14年(民國28年),日人在臺推行皇民化運動,欲拆除各地神道廟宇,惟奉祀鄭成功的廟宇不在拆除之列,因鄭成功具有日人血統,日人也尊敬。城隍廟有被拆除之命運,市民為護廟,乃藉詞城隍廟具規模且堅固,毀之可惜,而同於成功街奉祀鄭成功之聖安宮,簡陋陳舊,應拆舊留新,因此地方代表便與日本區長交涉,將聖安宮之延平郡王神像遷祀城隍廟,並改廟名。此議獲得日人同意,遂拆聖安宮,遷移鄭成功至城隍廟與城隍爺合祀,改城隍廟為「鄭聖祠」,然民間仍稱城隍廟不稱鄭聖祠。
民國40年花蓮發生大地震,廟宇有所損害,於民國47年局部整修,民國84年9月,城隍爺前之香爐,香煙裊裊,顯現祥龍形像,廟方引信徒見證,乃以筊杯請示,始得城隍爺欲重建廟宇之意,由副主委吳春美發起重建,獲得主委蔡丁掌及眾委員同意,乃成之重建委員會,由蔡明星為主任委員,於民國85年拆除舊廟重建,尤得孫吉造、吳春美、王廷棟、顏雪麗、董晟州、蔡文景、蔡啟塔、蔡明星等諸位大德之鼎力相助,於民國93年竣工落成,於8月13日舉行入火安座,並舉辦五朝建醮,廟名為「花蓮城隍廟」。
鎮殿護國城隍老爺
有關該宮之沿革紀錄資料來源參閱該宮花蓮城隍廟沿革碑之文字記載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成功街1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