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雲林縣斗六市繁華地段之新興宮,供奉天上聖母為主神,創建迄今已有210年之歷史,原供奉神農大帝為主神,後改奉天上聖母為主神,天上聖母神威顯赫,香火鼎盛,為斗六市市民重要信仰中心,俗稱「斗六媽」。
在清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當時,宮址前有一溪流朝暮潺流不息。有一天孩童在溪畔拾一神像,該孩童在溪畔用泥土塑造一形似小廟在玩耍,並稱曰:「新興宮」,復將此一神像安置小廟內。後受來往信徒焚香膜拜,靈蹟顯赫,奇蹟卓著,有求必應,香火日盛信者漸增。當有大陸福建地方一善信,一夜夢見一神祇現身稱神農氏,遊境台灣至斗六門時金身受當地善信安座在小廟內奉祀,託其興建「新興宮」之異夢,因夢境逼真遂自大陸運來石柱一副並說明因由,附近居民更以神靈為奇事,地方善信即捐錢出力建立「新興宮」,奉祀神農大帝為本宮主神。
在因緣際會下由高僧自湄洲祖廟迎請天上聖母(四媽軟身)金身來宮奉祀,清道光28年(西元1848年),先賢沈長盛倡捐監修新興宮;咸豐年間士民捐資重修。於日據明治44年(歲次辛亥,西元1911年)新興宮因年數久遠時有傾頹之慮,即由地方仕紳吳貫世、吳盛金倡導重修,捐獻七百八十元作為重修工資。於日據大正6年(民國6年)重修一次,至日據昭和3年(民國17年)6月復由地方善信出錢出力重新修建巍峨宮貌,奉祀天上聖母(四媽會媽祖)。然於日據昭和12年(民國26年)日人推行皇民化運動,不幸將原建於斗六街頭所奉祀天上聖母之受天宮媽祖廟拆除,當時「新興宮」因設有學堂,夜間為文盲教習語文,經地方仕紳陳情,倖免被拆除,又信徒心誠不避危難,神尊移駕「草嶺」,故四媽金身得以保全未遭焚毀,於臺灣光復後迎四媽回鸞奉祀。並改奉天上聖母為主神。
自此「新興宮」成為斗六地區媽祖信仰中心,信徒日增,民國66年鑑于信眾日增,且原廟土磚建築廟宇狹窄,重建為鋼筋混凝土廟宇;民國七十三年間竣工。民國98年由第十四屆管理委員會向媽祖請示,正名為開基斗六媽,並於民國100年完成屋頂北式建築,於民國101年並陸續完成三樓凌霄寶殿神龕,重新彩繪,於民國101年10月份完成安龍謝土拜斗儀式為現廟貎。
開基天上聖母
鎮殿天上聖母
有關該宮之沿革紀錄資料來源參閱該宮之沿革碑及該宮所印發之開基斗六媽手本內之新興宮創建沿革文字記載,並感謝師兄指引拍攝開基聖母,感恩!
廟址:雲林縣斗六市中正路60號
電話:05-5335473
信箱:douliou.mazu@msa.hinet.ne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