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福巖.JPG

新北市三峽區長福巖係供奉清水師為主神,創廟迄今已有250年之歷史,為北部地最著名之藝術殿堂,清水祖師神威顯赫,是三峽三角湧,樹林石頭溪,鶯歌二甲九,大溪中庄,鶯歌石,地方七股〈劉姓、大集姓、陳姓、林姓、中庄集姓、李姓、王姓〉的信仰中心,平日香火鼎盛,遊客如織,與興隆宮媽祖廟及福安宮福德正神為三峽地區三大古廟,每年元月6日清水祖師聖誕千秋日更是三峽地區之盛事,尤以神豬比賽更為著名。

長福巖-1.JPG

於清乾隆14年(西元1749年)先民欲渡海來臺開墾時,在福建省泉州府安溪鎮清水巖的清水祖師廟恭請清水祖師(亦稱蓬萊祖師)一起渡海來台,並在清乾隆32年(西元1767年)由三角湧、石頭溪、二甲九、中庄、鶯歌石的泉州人提議興建,在乾隆34年(西元1769年)建立於三角湧公館尾(今台北縣三峽鎮秀川里)取名為「長福巖」,供奉安溪清水巖迎來的清水祖師,並以姓氏分別為劉、大集姓陳、林、中庄集姓李、王七股,這就是祖師廟數百年來的祭祀組織。並於清嘉慶18年(西元1813年)廟內更開設私塾,由名士陳川負責教育當地孩童。

長福巖-2.JPG

於清道光13年(西元1833年)廟宇因大地震而全毀,因而進行重建,其格局為閩南式的二進護龍格局。清光緒21年(西元1895年)因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而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軍登陸後由北往南逐步接收臺灣,至三角湧時,鄉民效法祖師抗元的精神,以祖師廟為抗日大本營,成立義勇軍,抵抗日軍,以致日軍死傷慘重,後日軍向臺北求援,義勇軍彈盡援絕,故而棄守三角湧,退至大科崁(今大溪)。日軍進入三角湧後憤而火燒廟堂,以致此次建築毀於一旦,此次火燒祖師廟後,日人嚴禁寺廟重建。

長福巖-3.JPG

後因日人對台採安撫政策,逐因應三角湧人之請求,於日據明治32年(光緒25年西元1899年)准許重建祖師廟,此次之建築格式為閩南式的二進雙護龍格局。日據昭和12年(民國26年)因中日戰爭爆發,日軍欠缺軍餉,而於日據昭和13年(民國27年),由三峽街長小林堪藏強行代管廟產,至日據昭和16年(民國30年)左右,祖師廟受白蟻之害本欲重建,但是礙於當時日人推行皇民化運動和廟產由日人所掌握,故無重建之舉。

長福巖-4.JPG

民國34年日本投降臺灣光復,三峽祖師廟歸三峽公所所有,並由代理街長之藝術家李梅樹教授管理。李梅樹篤信清水祖師,愛好藝術的李教授,極其用心地進行了第三次的重建計劃,從募款、設計、成立委員會、工程進行,費時費力,在民國36年動工,歷經50餘年,李梅樹教授終其一生為清水祖師廟供獻畢生所學,造就長福巖為藝術殿堂之美名

長福巖-5.JPG

長福巖-6.JPG

長福巖-7.JPG

長福巖-8.JPG

長福巖-9.JPG

長福巖-10.JPG

長福巖-11.1.JPG

長福巖-11.JPG

長福巖-12.JPG

長福巖-13.JPG

長福巖-14.JPG

長福巖-15.JPG

長福巖-16.JPG

長福巖-17.JPG

長福巖-18.JPG

長福巖-19.JPG

長福巖-20.1.JPG

長福巖-20.2.JPG

長福巖-20.JPG

長福巖-21.JPG

長福巖-22.JPG

長福巖-26.JPG

長福巖-27.JPG

長福巖-28.JPG

長福巖-29.JPG

長福巖-30.JPG

長福巖-31.JPG

長福巖-32.JPG

長福巖-33.JPG

長福巖-34.JPG

長福巖-35.JPG

長福巖-36.JPG

長福巖-37.JPG

長福巖-38.JPG

長福巖-39.JPG

長福巖-40.JPG

鎮殿清水祖師

長福巖-41.JPG

長福巖-42.JPG

長福巖-43.JPG

長福巖-44.JPG

長福巖-45.JPG

長福巖-46.JPG

長福巖-47.JPG

長福巖-48.JPG

長福巖-49.JPG

有關該宮之沿革記錄資料來源參閱維基百科及南陳宗親網之長福巖文字記載。

廟址:新北市三峽區長福街1號

電話:02-2671103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寺廟巡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大的部落格 的頭像
    老大的部落格

    老大的部落格

    老大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