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太子宮.jpg

新營太子宮,是廟名是地名,供奉中壇元帥為主神,創廟迄今已有348年之歷史,為開臺之「哪吒廟」。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明永曆16年)鄭成功部將何替仔召漳人屯墾哆囉嘓社西境,於清康熙2年(西元1663年,明永曆17年)泉州府晉江縣的先賢許培元、洪濟舟、何世平、周以德和李中成等人,攜帶哪吒神像及香爐、銅鑼等神器,渡海來臺開墾,於汊港(今塩水鎮)登陸,來到現太子宮處定居。為感念太子爺的庇護安抵臺灣,結茅屋草寮奉祀,同時以「太子宮」為聚落定名。

新營太子宮-2.jpg

於清康熙27年(西元1688年),另擇鯉魚池邊建土石新廟。太子爺神威顯赫,香火日盛,於雍正6年(西元1728年)仕紳許志遠發起新建活動,再擴建廟堂,地名與宮名均稱『太子宮』。於清光緒9年(西元1883年)由李朴、許長尖、洪陳等發起重建,並將宇遷至現廟址。日據大正15年(民國15年西元1916年)執事李瑞霖又發起重建,增置拜亭,正殿神龕木造。臺灣光復後,李瑞霖又發起重建,民國38年竣工,民國53年主事 蔡江宜 先生又重修為現廟貎。

新營太子宮-2-1.jpg

太子宮有舊廟、新廟各一座,舊廟為「土墼壁」,廟雖小,卻充滿歲月的痕跡,廟頂的剪黏依舊栩栩如生。屋頂下面無中脊桁,而由最頂端的兩根桁檁搭成,撐起彎曲的棚頂,屬於傳統建築中正身前的「軒亭」,興建於民國十五年(西元1926),以安然無恙度過七十多年的歲月,但卻在西元1999年的921大地震受損嚴重,必須靠木架支撐與鋼索扶正。

新營太子宮-3.jpg

新營太子宮-4.jpg

新營太子宮-5.jpg

新營太子宮-6.jpg

新營太子宮-7.jpg

新營太子宮-8.jpg

新營太子宮-9.jpg

新營太子宮-10.jpg

新營太子宮-11.jpg

新營太子宮-12.jpg

新營太子宮-12-1.jpg

新營太子宮-13.jpg

新營太子宮-14.jpg

新營太子宮-15.jpg

新營太子宮-16.jpg

新營太子宮-17.jpg

新營太子宮-18.jpg

福德正神與虎爺

新營太子宮-19.jpg

新營太子宮-20.jpg

大太子金吒
寺廟巡禮-臺南市新營區太子宮中壇元帥

二太子木吒

新營太子宮-22.jpg

三太子哪吒

新營太子宮-23.jpg
鎮殿三太子

新營太子宮-25.jpg

新營太子宮-26.jpg

新營太子宮-27.jpg

新營太子宮-24.jpg


百年老樹:「太子宮」廟埕的這棵大榕樹,種植於「太子宮」修建時(西元1883),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老榕樹別稱「鳥松」,常綠大喬木,樹高 十五公尺 ,胸徑 一點五公尺 ,胸圍 四點五公尺 ,樹冠幅 二十五平方公尺 ,為台南縣政府列管的珍貴老樹。

新營太子宮-28.jpg

新廟於民國69年動工興建,於民國73年竣工落成,現所有宗教動均移至新廟,舊廟為縣定古蹟,只成為觀光景點。

有關該宮之沿革歷史資料來源,參閱及引用旅遊網上太子宮之介紹。

廟址:臺南市新營區太子宮太北里45-2號

電話:06-6524038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寺廟巡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大的部落格 的頭像
    老大的部落格

    老大的部落格

    老大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