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柵仁安宮.JPG

位於大溪鎮康安里之內柵仁安宮,供奉玄壇元帥即武財神為主神,創廟迄今已有150年之歷史,為大溪鎮康安里及義和里居民之信仰中心。

內柵仁安宮-1.JPG

於清道光26年(西元1864年),福建人士游番率數十人,由故鄉恭請「玄壇元帥」金身隨行,橫渡黑水溝渡海來臺,歷經千辛萬苦,抵滬尾溯水而上,經艋舺、三角湧抵大科崁(今大溪),再盤桓而上至今內柵下崁,因為較晚來,所經之地已被先來者開發佔有。下崁之地當時荒煙漫草,毒蛇野獸蟄伏,滿佈荊棘,瘟疫瘴癘瀰漫,又水土不服,離鄉背井,禍福未卜,游番一行至下崁駐紮,以三塊石陋室供奉隨身帶來之玄壇元帥,晨昏膜拜,以慰民心。
內柵仁安宮-2.JPG
先民們在內柵地區闢地墾荒,櫛風沐雨,至清光緒8年(西元1882年),先民們生活已趨安定,感念元帥庇佑,神威顯赫,墾荒順利,人畜平安,在原址以竹木建造房舍,以取代簡陋之石磊,供奉玄壇元帥,這為本廟之初。至民國13年(西元1924年),先民呂球生先生、簡天養先生等士紳召議集資,在現廟址以土磚建材建造,分前後殿,宮名為「仁安宮」,前殿供奉下崁之玄壇元帥,後殿供奉天上聖母,仁安宮真正奠定了本地之信仰中心。數年後,熱心人士鍾會常先生、簡和先生、簡秋貴先生、簡水龍先生、簡邦基先生、簡石盛先生、簡火炎先生、蔡昂嬰先生等仕紳,又發起集資修飾美化廟宇,增建拜亭
內柵仁安宮-3.JPG

日據時代,日本推動皇民化運動,燒毀廟宇神像,本宮主神玄壇元帥神像為下崁廖姓信士暗中請回家中閣樓,晨昏膜拜。於臺灣

光復後,民國35年,原廟宇頹廢不堪,地方熱心人士游有貴先生、李永武先生、簡玉掌先生、簡元夀先生、簡文容先生、簡家基

先生等倡議整修,至民國50年始告一段落,民國52年舉辦慶成醮。本廟於民國82年決議拆除重建,民國96年竣工為現廟貎。

內柵仁安宮-4.JPG

內柵仁安宮-4-1.JPG

內柵仁安宮-5.JPG

內柵仁安宮-6.JPG

內柵仁安宮-7.JPG

內柵仁安宮-8.JPG

內柵仁安宮-9.JPG

內柵仁安宮-10.JPG

內柵仁安宮-11.JPG

內柵仁安宮-12.JPG

 

內柵仁安宮-13.JPG

內柵仁安宮-14.JPG

內柵仁安宮-15.JPG

內柵仁安宮-16.JPG

廣澤尊王與馬將軍

內柵仁安宮-17.JPG

  二樓天上聖母殿

內柵仁安宮-20.JPG

內柵仁安宮-21.JPG

內柵仁安宮-22.JPG

內柵仁安宮-23.JPG

內柵仁安宮-24.JPG

內柵仁安宮-25.JPG

內柵仁安宮-26.JPG

  註生娘娘與觀音佛祖

內柵仁安宮-27.JPG

內柵仁安宮-28.JPG

已有百多年歷史之開基天上聖母

內柵仁安宮-26-1.JPG

內柵仁安宮-26-2.JPG

內柵仁安宮-29.JPG

鎮殿天上聖母

內柵仁安宮-30.JPG

內柵仁安宮-31.JPG

內柵仁安宮-32.JPG

內柵仁安宮-33.JPG

開基玄壇元帥

內柵仁安宮-36.JPG
內柵仁安宮-36.JPG

內柵仁安宮-34.JPG

鎮殿玄壇元帥

內柵仁安宮-37.JPG

內柵仁安宮-38.JPG

內柵仁安宮-39.JPG

內柵仁安宮-40.JPG

關該宫之沿革歷史資料來源為該宮於民國96年印行之內柵仁安宮重建廟誌內之仁安宮簡介之文字記載,並感恩師兄詳盡介紹開基神尊,感恩!
廟址:桃園市大溪區康安里安和路1號
電話:03-3888500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寺廟巡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大的部落格 的頭像
    老大的部落格

    老大的部落格

    老大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