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宮位於大溪區與復興區交界,供奉開漳聖王為主神,建廟迄今已有50多年之歷史。為大溪鎮新峰、復興里、復興鄉三民村漳州、泉州鄉親信仰中心,每逢開漳聖王聖誕千秋日及年節假日,信眾紛紛虔誠前往紀拜,熱鬧異常。
東興宮建廟迄今雖有50多年之歷史,唯有關該宮之沿革歷史並無詳盡之文字記載,據廟中師兄表示,知道該宮沿革歷史之長輩均已凋零,據其所悉,本宮原已有百多年之歷史,原廟在現阿姆坪石門水庫淹沒區內,後來建石門水庫,政府補助建廟,才遷到現址,餘均無所悉,殊為可惜。
依大溪鎮復興宮101年印行之桃竹苗區開漳聖王廟聯誼會第五屆第4次大會手冊內之百吉復興宮建廟沿革史誌內記載,民國34年臺灣光復,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並在石門興建水庫,擬定民國50年完竣,水庫淹沒區延及新柑坪、舊柑坪、阿姆坪等地帶之水田、畑地、家屋等均被徵收,復興宮亦在內,當時復興宮政府補助新台幣拾五萬五佰元,經草漯(移民新村)、八結(復興里、長興村)、水流東(三民)、角板(復興)等5大聯庄士紳會議,決定將補償金分做5等份,草漯分得2份並分得開基開漳聖王金身,八結1份,水流東1份,角板1份,各自建廟奉祀開漳聖王,並各自至埔頂仁和宮分靈開漳聖王奉祀,自此復興宮一分為四,「百吉復興宮」、「水流東東興宮」、「角板福興宮」、「樹林新村復興宮」,故本廟為復興宮分出並至埔頂仁和宮分靈的。
壬辰值年太歲彭泰大將軍
觀世音菩薩
天上聖母與關聖帝君
神農大帝與福德正神
民國50年雕塑之開基開漳聖王
鎮殿開漳聖王
有關該宮之沿革紀錄資料來源為大溪鎮復興宮101年印行之桃竹苗區開漳聖王廟聯誼會第五屆第4次大會手冊內之百吉復興宮建廟沿革史誌之記載。並感謝東興宮師兄之說明及指引拍攝開基開漳聖王神像,感恩!
廟址:桃園市大溪區復興路二段758巷48號
電話:03-382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