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二級古蹟北港朝天宮,是全國300多分靈媽祖廟的總廟,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媽祖廟,平日香火鼎盛,尤其農曆過年至農曆3月媽祖誕辰前,整條廟前大路更是擠的水洩不通,進香隊伍綿延至停車場,停車場更是一位難求,創廟迄今已有300多年之歷史,古稱『天妃廟』,康熙23年(西元1684)敕封天后,於清雍正8年(西元1730年)重修廟宇改為『天后宮』,後為了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才改名為朝天宮,清乾隆52年加封『天上聖母』。
清康熙33年(西元1694年),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僧樹璧奉湄洲祖廟朝天閣奉請媽祖神像來到笨港,禪師將媽祖放在古井上,稍作休息本想離去,想不到笨港居民聽到海神媽祖到來的消息,紛紛扶老攜幼向媽祖跪拜,並請求媽祖能永駐笨港,保佑大家。眾人遂提議樹璧留下為主持香火,禪師受信徒虔誠所感動,於是在古井處建廟奉祀。初賃民居,矮屋低簷,至為簡陋,聖母神威顯赫,信眾日多,為大笨港地區之信仰中心。
清康熙39年(西元1700年),因民宅狹隘,信眾們提議建廟,由先民陳立勳 先生捐獻廟地,笨港街民捐款合建「天妃廟」,隸屬諸羅縣,並由樹璧禪師擔任第一代住持。於清雍正8年(西元1730年)重修廟宇。乾隆38年,笨港縣丞薛肇熿發起捐款擴建「笨港天后宮」。于乾隆40年竣工,並重修諸羅縣笨港天后宮碑記。清嘉慶17年,住持僧浣衷,將宮名改為「朝天宮」,以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但是時人仍習慣以「天后宮」稱之。清道光17年(西元1837年)於舊廟原址重建,為現朝天宮。日據明治38年(西元1905)因大地震震毀,由當時的北港支廳廳長安武昌夫捐款與地方人士募款重建朝天宮。
觀音殿觀音佛祖
鎮殿文昌帝君
月老星君
三官大帝
福德正神
西方三聖佛
清康33年(西元1694年)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樹璧自福建天后宮移駕之開基媽祖神像到台灣,是宋代雕塑的媽祖神像,因此北港朝天宮至今保有全台媽祖廟唯一以佛教進行祭祀儀典的傳統
鎮殿媽祖
有關該宮之沿革資料來源參閱該宮網頁、維基百科及電腦資料,並感謝師兄開啟內殿拍攝開基神像,感恩!
廟址: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78號
電話:05-783205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