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顯安岩.JPG

清乾隆57年(西元一七九二年),福建安溪縣民李符記、序彥、序原等渡台謀求發展,共同從尖山峰泰山巖迎請一尊顯應祖師神像來台,崇祀於新莊崎子腳,為首座泰山巖。因祖師神威顯赫,庇民護境、顯聖諸多靈異,信徒日眾造成朝山不便,於清光緒25年(西元一八九九)經黃永來、蔡烏豬等倡議分祀,遂發起策劃並在新莊山腳(現新北市泰山區下山腳泰山巖),創建第二座泰山巖,仍供奉顯應祖師,其神威顯赫、香火鼎盛。

龜山顯安岩-1.JPG

日據大正十五年(西元一九二六),坪頂地區黃姓宗親共同雕塑祖師聖像乙尊,到新莊山腳泰山巖祖師廟(現新北市泰山區下山腳泰山巖)分靈刈火回來坪頂供奉,當時尚未建廟,只每歲於祖師誕辰迎祖師隨爐主恭請回家奉祀,每年918日 祖師誕辰時均須至爐主家中舉行慶典,歷時五十餘載。

龜山顯安岩-2.JPG
至民國六十六年間,始由信士黃奕盛、黃生金、黃天賞等,發起在現址創建顯安巖祖師廟,又經十餘載於民國七十八年底,將原興建委員會改組為首屆管理委員會,並增建多項設施、建物,民國82年全部竣工為現廟貎。

龜山顯安岩-3.JPG

龜山顯安岩-4.JPG

龜山顯安岩-5.JPG

龜山顯安岩-6.JPG

龜山顯安岩-7.JPG

龜山顯安岩-7-1.JPG

龜山顯安岩-7-2.JPG

龜山顯安岩-7-3.JPG

龜山顯安岩-8.JPG

龜山顯安岩-9.JPG

龜山顯安岩-9-1.JPG

龜山顯安岩-10.JPG

龜山顯安岩-11.JPG

龜山顯安岩-12.JPG

龜山顯安岩-13.JPG

龜山顯安岩-13-1.JPG

龜山顯安岩-13-2.JPG

龜山顯安岩-14.JPG

龜山顯安岩-15.JPG

民國15年(大正15年)所雕刻之開基『老祖』

龜山顯安岩-17.JPG

龜山顯安岩-18.JPG

龜山顯安岩-19.JPG

龜山顯安岩-20.JPG

鎮殿之顯應祖師

顯應祖師(-1134年),宋朝河南僧人,俗姓黃,名惠勝,精通佛法,在福建永春安溪兩地弘法,深得民心,圓寂後被該兩地的百姓奉祀,頗享香火乾隆時的《永春州志》記載:顯應祖師「幼不茹葷,預知禍福」,且還能為民祈雨:「歲大旱,語人曰:吾能致雨。禱經罷,忽曰:眾可急歸。未及半途,大雨滂沱」,求雨甚驗,故人稱「黃水車」。後顯應祖師離永春,改往安溪縣修道。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在安溪大尖山圓寂。顯應祖師生時即靈異,有德於民。坐化後,許多百姓紛往瞻仰,且集資建廟,取名「泰山巖」,尊為神明。後受詔封為「顯應普濟大師」,俗稱其「顯應祖師」。亦有人稱「泰山祖師」、「泰山顯應天師」者。由於顯應祖師在安溪弘法修道至於仙逝,故不僅永春人,安溪人也頗為崇信祭拜,如清康熙大學士李光地家族即是。顯應祖師在台灣台北泰山鄉有二廟,曰頂泰山巖下泰山巖。台北縣「泰山鄉」之名,亦由「泰山巖」而來。

顯應祖師與泉州安溪最負盛名的佛教高僧清水祖師常被誤會為同一人,但考其出身、事蹟、行誼皆不同,實為兩人,但經常被誤為清水祖師。

(有關顯應祖師之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有關該宮之沿革歷史資料,來源為該宮之沿革碑之文字記載,並感謝師姐協助拍攝,感恩!

廟址:桃園市龜山區樂安街1號

電話:03-3281858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寺廟巡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大的部落格 的頭像
    老大的部落格

    老大的部落格

    老大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