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北市信義區之松山奉天宮,供奉玉皇大天尊為主神,創建迄今已有65年之歷史,松山奉天宮玉皇大天尊及五年千歲神威顯赫,香火鼎盛,信眾遍及全省,為臺北市玉皇大帝之信仰中心,尤其宮廟建築宏偉,為北部地區最大天公廟,每逢假日遊客香客眾多。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間),有一唐山人氏隻身渡台,於本處虎山山洞棲身墾植營生。之後不久即見洞口之側石壁有一塊紅綾上書「玉皇上帝暨列位尊神」,並於岩石上鑿一香爐早晚焚香膜拜,每植秋收或節慶,備置牲果等虔誠祭拜,久之鄉人被其所感也隨之膜拜,遇有疑難亦求教於斯均極靈驗。歷數十載,該人士突然消失無蹤,而洞口之紅綾香爐依舊,鄉人依然誠信繼續祭拜。迄日本據台期間推行皇民政策,所有神靈、祖牌禁止供奉,只准拜「天皇陛下」,然鄉人依然私下誠信祭拜。二次大戰時該洞穴及附近一帶,被日軍佔用並擴大石洞囤積軍需等,原貌盡悉破壞。
光復後(民國43年)本區耆老溫金波先生(曾任松山區長)及劉永浩先生等,鳩資於石洞下(今之地下室)以草茸竹木搭建並塑「玉皇大帝」金身恭奉,時稱「天公廟」,至民國48年改稱「奉天宮」供人參拜,之後逐次改以磚造混凝土結構。
於民國48年間,自雲林褒忠馬鳴山鎮安宮分靈松山五分埔之開安宮,尚賃屋而棲,因香火鼎盛,信眾多難以容納,地方人士有鑒於此,乃商請溫、劉等耆老同意,獻交地方為慈善公益,合併兩宮供奉之神靈,於民國56年2月與主奉五年千歲之開安宮合併,廟名「松山奉天宮」,並成立為松山奉天宮管理委員會。本廟歷經多次整建為現廟貎。
一樓鎮殿五年千歲
鎮殿玉皇大天尊
有關該宮之沿革記錄資料來源為網路拜拜網站松山奉天之文字記載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21巷12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