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洲位於漓江東岸,與象鼻山相對。是漓江和其支流小東江之間的沙洲。據唐代莫休符《桂林風土記》記載:“先是訾家所居,因經名焉。洲每經大水,不曾淹沒,相承言其浮也。”故洲稱訾家洲,簡稱訾洲,也稱浮洲。又洲頭高地隆起如蛙頭,中部突起似蛙背,因形取義,故舊時俗稱老蛙洲。訾洲上,翠竹搖風,綠水環繞,群山簇擁遙列,東可望七星山、穿山、塔山;西可觀叠彩山、伏波山、獨秀峰、象山、雉山、南溪山、鬥雞山。每當細雨蒙蒙,煙波渺渺之時,洲上籠罩於輕紗薄霧之中,若隱若現,宛若蓬萊仙境,被稱爲桂林八景之一——“訾洲煙雨”。
訾洲島景區開拓歷史悠久,是桂林有史可考最早的園林遺址,始建於唐朝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
當時象鼻山全景 的桂州刺吏兼桂管觀察吏裴行立,開創了桂林山水園林的總體規劃先河。訾洲風景優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受邀來游覽訾洲島,並寫下最早頌颺桂林山水的美文名篇——《訾家洲亭記》,提出“今是亭之勝,甲於天下”,這是第一次把“桂林山水”與“甲天下”聯繫在一起的評說,比宋代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要早384年。(中文百科在線)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