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巴琅泵社」的居住地,「巴琅泵」又名巴浪泵或大浪泵,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大浪泵後來稱為「大隆同」,又因文風鼎盛而又名為「大龍峒」。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
大龍峒保安宮為國家二級古蹟,建於清乾隆20年(西元1755年),迄今已有260年歷史,奉保生大帝為主神,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哈密街六十一號,俗稱「大浪泵宮」或「大道公廟」。在清朝與艋舺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有臺北三大寺廟之稱。關於保安宮的創建,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相傳清乾隆7年(西元1742),渡海來臺的福建同安人來到大浪泵拓墾後,返回故里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的慈濟宮,將守護神-保生大帝,乞靈分火至大龍峒,名為「保安宮」,寓有保佑同安人之意,惟當時人口稀少,僅以木造架設簡陋廟宇奉祀。由於保生大帝神蹟顯赫,有求必應,時常顯靈濟助人民,信眾為感念保生大帝的庇佑,便於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醵資建造正式宮廟,歷經五年完工。
相傳乾隆二十一年(1756),當時大龍峒的先民,前往同安縣白礁鄉慈濟宮,恭迎保生大帝神像來臺奉祀,其中有大尊、小尊各一,以及中壇元帥、黑虎將軍亦各一尊,分乘兩隻帆船來臺。在啟程之前,曾有約定:先到者稱為「老祖」,後到者稱為「二祖」。當時小尊的保生大帝神像、中壇元帥、黑虎將軍共乘一船,一路順風,由淡水登岸,直抵保安宮安座,因此稱此小尊之保生大帝神像為「老祖」。大尊的保生大帝神像因中途受困於風雨,便轉航到臺南布袋嘴北邊上岸,再取道陸路北上,途中又受到同安鄉親的恭迎膜拜,許多地方還有演戲的活動,因此抵達保安宮時,距離前者已有數月之久,此一大尊神像稱為「二祖」。
另據《臺灣文化志》記載:「附近同安仕紳於嘉慶十年(西元1805)共同聚資重建保安宮,由於工程浩大,分數期興工,至道光十年(西元1830)完工。」又據《淡水廳志》記載:「保安宮在大隆同街,嘉慶十年捐建,道光十年告成。」,然而保安宮三川殿龍柱的落款為清嘉慶甲子年(即嘉慶7年西元1802)興工起蓋瓦店,相向四十四坎,每坎地闊壹丈柒尺伍寸,實內壹丈陸尺貳寸。東至保安宮巷貳坎內為界,……」,可見保安宮在嘉慶七年之前已興建。清嘉慶10年(西元1805)保安宮的重建,原本是選在座東的地,其地為邱筆所有,因他不肯讓出,後來才改採座北的方位,由大龍峒鉅富王仁記及王義記一族獻地,地方仕紳募款重建竣工。
民國74年,該宮經內政部認定為國家二級古蹟(今台北市定古蹟)。民國84年,因應緊鄰街道擴建,保安宮自費整修,以傳統工法結合現代科技達到「平衡工法」、「整舊如舊」的盡復舊觀效果,成為全台灣各級古蹟修復的最高典範,並獲得2003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榮譽獎。
天上聖母與福德正神
註生娘娘
鎮殿保生大帝
有關該宮之沿革資料記載,來源為該宮官網資料文字記載
廟址:臺北市大同區哈密街61號
電話:02-2595167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