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溪百吉之荊州白帝城劉備廟,創廟迄今己有30年之歷史,為全省唯一供奉劉備為主神之廟宇,創建人陳儀和先生是位篤信關聖帝君之信徒,30年前即在家設龕供奉關聖帝君。於民國73年間,忽夢關聖帝君降諭,速建廟,迎奉三國蜀國昭烈帝劉備及桓侯張飛、武侯諸葛亮共祀,以彰顯桃園三結義之佳話,並諭長江三峽興大壩,「白帝城劉備廟」恐有淹沒之虞,宜在臺灣重建「劉備廟」濟世渡眾,並聖示陳家與帝君頗有因緣,諭儘速建廟,陳儀和先生自此不敢稍懈極力集資覓地建廟。
另據劉備廟之管理人「返真子」陳先生表示,起初家中只有供奉關聖帝 君,於民國75年時,關聖帝君降駕稱,當年渠守荊州城時,因大意失荊州,致影響其大哥劉備之大業,千年來一直耿耿於懷,現其兄在大陸奉節之廟宇,也將因政治、環境之變遷,即將沒有了,他想在臺灣為其兄建廟,現天運、天時己到,已上奏玉帝,劉備接受民間香火,表彰忠孝節義,陳師兄們即於民國75年於大溪角板山接劉備。陳儀和先生限於個人財力有限,於民國76年間,在臺北縣板橋市中正路奉旨建宮,並定名為「文衡宮」,奉祀劉備為主神,同祀關聖帝君、桓侯張飛及諸葛武侯及眾神,並為劉備帝君在臺開基之廟宇。
自建廟後,神威顯赫,有求必應,信眾日增香火鼎盛。惟廟殿面積狹窄,每逢年即慶典均無法容納眾多之信眾,復蒙帝君降旨須在大溪地區購地建廟(大溪,長江在四川白帝城一帶稱為大溪)。於民國85年在大溪新峰里購一低漥地約40幾坪,以做為重建廟宇之用。嗣後因緣際會,此漥地為工程單位商借為清理石門水庫淤泥之用,本廟獲得相當之報酬,於民國90年另購現廟址並新建廟宇,奉神諭定名為「大溪白帝城三國聖地劉備廟」。於民國98年創建人仙逝,由其公子陳煌霖,道號「返真子」繼承,並負責廟務與渡眾濟世之職。
諸葛亮
桓侯張飛
武聖關公
昭烈帝劉備
有關該宮之沿革資料來源為該宮所印行之102年農民曆內之建廟沿革與師兄之口述,感恩!
廟址:桃園市大溪區復興路二段519號
電話:092716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