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朝隆宮天上聖母,他不僅是東港人媽祖的信仰中人,也代表著東港的一個地名『媽祖廟口』,是50~60年代東港最熱鬧的市集及夜市,後因東港中央市場興建後,才沒落。與東港東隆宮溫府千歲,東港福安宮福德正神合稱為東港三大公廟,和北港朝天宮及竹南慈裕宮並稱『台灣三媽祖』。創建於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迄今已有288年之歷史。
有關朝隆宮媽祖之來源,廟方沿革並無詳細文字之記載,也不是先人開墾由大陸恭請來台的。東港在約330年前設置海關,約有1000多戶之居民,皆屬福建閩南移民而來,尤以鄭成功開台後,大陸移民更多。跨海而來的船隻大都會供奉媽祖,以保佑航海渡台之安全。媽祖為航海守護神,當大陸船隻陸續進入全台各地後,台灣沿海各港口城市就有媽祖廟的出現,而東港朝隆宮亦在當時興建在東港溪邊,為當時船舶停泊之埠頭,為南部貨運的集散中心。
約過50年後,移入人口漸多,媽祖香火鼎盛,大陸閩南各地皆以東港為貿易中心,原媽祖廟已無法容納眾多香客,遂有人提議擴建廟宇,東港各行號爭先恐後慷慨解囊,因當時出錢建廟的以商人較多,希望媽祖廟面向陸地,以保佑他們的生計,故建廟時將原向海廟面轉向陸地,故有『港郊媽』之稱。
相傳雍正元年建廟時,東港沿海一帶突然出現取之不竭之小蝦,即聞名全省的『東港蝦米』,漁民人人豐收,因此稱東港媽祖為『蝦米媽』,東港媽祖廟經一次擴建及一次整修,於民國62年重建為現廟貎。
媽祖之法器,在東港迎王或東港迎媽祖時,均清一色由女性所持,且大部份是婆婆媽媽們。
張聖君,即法主聖君張慈觀
土地公與城隍爺
開基天上聖母
鎮殿天上聖母
有關東港朝隆宮之沿革歷史參閱tw.myblog.yahoo.com/teng141小斌版大文章,感恩!(部分照片於107年4月3日更新)
廟址:屏東縣東港鎮延平路108號
電話:08-832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