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太歲是華人世界中的一種習俗,尤其在台灣,起源民間對太歲星君降禍的恐懼,每當太歲運行至某生肖的位置, 謂之犯太歲,犯太歲者惟恐流年不利或太歲降禍於自己,所以在過完年後會安奉太歲全年祭拜,以求平安,即所謂的安太歲。安太歲的信仰與習俗,其由來可能有南北二種來源。
北:金章宗在位時(西元1189年~1208年) 母親生了重病,於是金章宗命人在長春宮祀奉太后的本命元辰神 ,此後北京就有了祭祀本命元辰神的"順星"習俗。因為太歲神與本命神在後來融合在一起了,於是清代以後就變成祭祀太歲神。由於金章宗母親的生辰是 正月初八 ,因此往後北京和其他地方的安太歲,最初都在 正月初八 舉行。
南:大約在宋代以後,江南地區風水大盛,"鎮宅"的觀念很普及,而太歲則被認為是會帶來凶煞的神衹,因此如果房子的座向不好、或者隨著流年變遷造成風水困厄,就可以使用太歲鎮宅符來鎮煞、以求改變風水。後來這種安奉太歲鎮宅符的習俗,漸漸變成安奉太歲符,所以現在台灣、香港等地看到的太歲符,上面也都還有「鎮宅」的字樣。最後脫離原本的鎮宅因素,成為單純的消災解厄活動。簡單說,北方安太歲的來源提供了民間廣泛祭祀太歲星君以及六十太歲神的由來,而南方的習俗則直接促進了安太歲的習俗。
早期安太歲相當簡昜,要安太歲的民眾,於農曆新年前後,以紅紙書寫本年太歲星君神位,貼在家中神桌右邊,全年奉祀,至年底送神日撕下和金帛一同焚化,現農民曆或過年前賣春聯的均有格式化的太歲符。近來工商發達,民眾忙於工作,且家中大部沒"安神位",有關安太歲之事均委由宮廟來處理,而一般寺廟亦均有替安太歲之活動,規模較大之廟宇道觀均設有太歲殿,供奉眾星之母斗姥 元 君及六十太歲神像。
點光明燈和安太歲之活動,均是信徒祈求全年平安順利的宗教活動,但點光明燈是人人均可為的活動,而安太歲則需當年有沖犯到太歲者才會安奉太歲的。
龍德宮於99年2月11日即農曆12月28日謝太歲,由四媽祖親自降駕主持
巡視供品及財帛
謝太歲封爐,恭送已丑年值年太歲傅佑星君返天庭
農曆元月15日元宵節當天準備迎接值年太歲鄔桓大將軍及點光明燈
少年ㄟ卡嚴肅不要笑
四媽祖巡視供品財帛
山珍海味即薑、糖、鹽、紅豆
發粿代表"發"一路發
聖母開爐點燈
值年太歲鄔桓大將軍
聖母欽點安奉太歲信徒名單
少年ㄟ身體卡虛喔
"賣屎管ㄟ秘密"~~~喂!唱標準一點,是不能講的秘密啦
安奉太歲後聖母為效勞生巡視身體
安奉太歲及點光明燈後,如旭日東昇光明燦爛
ㄚㄝ!我牙齒白,請愛用迪都牌牙膏
龍德宮在補春運及謝太歲及安太歲期間最忙祿的就是這群婆婆媽媽及小姐們,香客們下次到龍德宮時,見到她們勿忘給了掌聲
照什麼照,沒看到戴眼鏡的美女嗎
我甲你講,對老公要-------------------他才會聽話
哈!您祖嬤我步數很多再慢慢教你
四媽祖呀!你要保佑阮厝六畜興旺
龍德宮你好,很高興為你服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