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南市中西區之風神廟,供奉風神為主神,建廟迄今已有283年之歷史,風神為大自然崇拜而演變成人格神,為全省唯一供奉風神為主神之廟宇,與廟前之接官亭同為直轄市定古蹟,配祀雷神電母及水火神,與西羅殿毗鄰,早年從西羅殿分靈出去之廟宇回祖廟進香,必先至風神廟參香後再至西羅殿進香,近年來此一習俗已不復見。
清乾隆4年(西元1739年),臺灣巡道鄂善倡建接官亭,並建風神廟於此,以利來去官員渡海風順平安。自建接官亭後接詔均在亭內,到任、離職回鄉之迎送都在此接官亭,初建時為三進殿堂,第一進為為大門,第二進為官廳,為接待官員設宴用的,第三進為神廳,奉祀風神爺,以保祐官員渡海平安,之後,當地人士又加建第四進大士殿,奉祀觀音大士。
清乾隆30年(西元1765年)臺灣知府蔣允焄對風神廟進行第一次整修,清乾隆42年(西元1777年)臺灣知府蔣元樞認為渡頭為府城的出入門戶,應有壯偉之觀曕,於是重修擴建官廳以及風神廟堂、文武官舍,加建碼頭,並在碼頭邊建一座接官亭石坊,以迎聖旨及來往官員,石坊二邊建鐘鼓樓,接官亭它是臺灣府城的門戶。
甲午之戰後,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於日據大正7年(民國7年)日人實施市區改正,開闢今民權路,將官廳後面的殿、屋、公館全部拆除,廟堂神像則移到官廳供奉,從此接官亭完整的規模不復存在。日據大正13年(民國13年),信士謝合、謝群我、郭祥、郭佑等人,集資重建風神廟於現址,並將神像迎回供奉。民國46年信士謝江泉出資重修,並增塑神像,民國76年信士謝江泉再募款重修,並舉行建醮大典。
民國81年政府重視文化財之保存維護,特予編列預算,整修為現貎之風神廟,接官亭和鐘鼓樓,並列為三級古蹟。民國105年南部高雄美濃發生大地震,風神廟因地震災害造成廟體結構損毀,棠蔭亭倒塌,進行翻修整建工程,於國106年9月18日舉行風神廟修復工程開工祭拜儀式,於民國108年6月竣工,於同年10月5日舉行盛大入火安座大典。
左廂郭王堂
供奉二大人
郭王堂二大人,其說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太王即郭聖王的父親,也有一說二大人就是郭聖王本人,但流傳最廣的就是二大人是郭聖王的結拜兄弟。
鎮殿二大人
雷神
電母
觀音佛祖
福德正神
水神與火神
早期之風神爺
開基風神爺
鎮殿風神爺
有關風神廟之歷史沿革資料記錄來源為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風神廟及風神廟所提供之府城大寺八廟風神廟手摺保存文化財產內風神廟沿革之文字記載,並感謝廟中師兄指引拍攝開基神尊,感恩!
廟址: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電話:06-227754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