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南市北門區之南鯤鯓代天府,供奉五府千歲為主神,創建迄今已有356年之歷史,為臺灣省宗教紀念物觀光區及國家二級古蹟,因創建於臺灣開闢初期,故亦稱「開山廟」,與麻豆代天府及馬鳴山鎮安宮同為王爺信仰之重鎮,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神威顯赫,信徒遍及海內外,分靈在外之廟宇有二萬六千餘間,香火鼎盛,為臺灣宗教之信仰中心。
明朝末葉,某日,正當月色皎潔的夜晚,突有鐘、鼓、管、絃之聲,遠自海上傳來,島上漁夫甚為驚奇,爭相出來探視,其時見一艘三檣大帆船,徐徐向南鯤鯓灣的港口而來,漁夫們爭相猜疑,議論紛紛,有的推測是達官巨吏的官船,迷失方向誤入本港,有的是說大商船,眾人議論者,相約明早至溪口一探究竟。第二天清晨眾人至溪口看來看去,那有什麼大船,只見一艘一丈來尺的破爛小木舟,船上供奉著六尊神像和一面旌旂,分別寫著大王李府千歲,二王池府千歲,三王吳府千歲,四王朱府千歲,五王范府千歲,中軍府代天巡狩的旌旂。於是眾人將王船拖起,奉祀神明於鯤鯓山草寮內,早晚焚香朝拜,五府千歲神靈顯赫,自登嶼後,南鯤鯓嶼的漁船出海捕漁,次次滿載,日日豐獲,偶有疾病,無不沒藥而癒,於是遠近轟動信眾日增。
明朝永曆16年(西元1662年),信眾倡議為五王建廟,擇地南鯤鯓山,坐巽向乾,這是五府千歲首次建廟,本廟五府千歲亦被稱為南鯤鯓王,急水溪口的南鯤鯓灣稱為王爺港,亦因五王在此登陸而得名。歷代傳言,急水溪是條盲龍,南鯤鯓山是浮水金獅活穴,南鯤鯓廟後有一棵白桄榔樹,據說是浮水金獅的尾巴,枝葉常無風自動,急水溪依獅尾招示,左沖右轉,九九八十一轉,轉至海面,所以任何山洪海潮都沖不到南鯤鯓山。
在清嘉慶年間這棵白桄榔樹被一位失德和尚偷偷砍倒,當白桄榔樹被砍倒時整座鯤鯓山悲鳴三晝夜,繼而引起海嘯,從此地理敗壞,廟宇經不起山洪海潮的沖蝕了。於清嘉慶22年(西元1817年)五府千歲降駕擇地於桄榔山虎峰,即現廟址 動工興建,至道光2年(西元1822年)6月竣工,這是五王廟第二次建廟。至日據大正初年,廟宇歷經百年風雨侵蝕,簷瓦磚礫剝落,北門庄耆老王謀先生等倡議修建,於日據大正12年(民國12年)二月一日動工,依原址擴大改建,至日據昭和3年(民國17年)竣工,於4月26日舉行入廟安座大典,即今日廟貎。
金碧輝煌的凌霄寶殿
開基五府千歲
鎮殿五府千歲
有關該宮之沿革記錄資料來源為該宮財團法人南鯤鯓代天府所印發107年文化民曆內之歷史沿之文字記載,並感謝師兄開啟內殿拍攝開基五府千歲及鎮殿五府千歲金身,感恩!
廟址:臺南市北門區鯤江里976號
電話:06-7863563 FAX:06-7863563
E-mail:nkstemple@nkstemple.tw
留言列表